启智明德 止于至善
六年级科学 《生活中的真菌》教学设计
来源:本站 发布时间:2016-12-23 9:42:53 浏览量:
年级 | 六 | 学科 | 科学 | 主备人 | 刘鹏飞 | 使用人 | 六年级科学教师 | |
课题 | 生活中的真菌 | 课时 | 1 课时 |
| ||||
教学内容 |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、调查等探究活动,感悟真菌特别是食用真菌的种类多样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。 | |||||||
教 学 目 标 | (1)认识当地常见的食用菌种类及各自的主要特征 (2)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真菌的形态结构、营养方式的特点。 (3)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真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。 | |||||||
教学重点 | 使学生认识真菌的形态结构、营养方式的特点。 | |||||||
教学难点 | 为什么说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? | |||||||
教学 方法 | 讲授法 互动教学法 | |||||||
教学 用具 | 教科书 真菌的资料或图片 | |||||||
教学过程 | ||||||||
一、导入: 1、找学生朗读本节的一段先容语。 2、蘑菇、霉菌都是真菌,它是一类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生物。 3、我国目前已知的食用真菌有350多种, 二、认识可以食用的真菌: 1、认识27页可以食用的真菌,描述真菌的形状、颜色、生活环境等特征。 2、大家食用过哪些真菌?它们有哪些营养? 5、学生根据资料进行分析、记录,填写28页记录卡。 6、并不是所有的蘑菇都能食用,有些蘑菇有毒,误食后会中毒。(辨认方法:颜色较柔和的一般无毒,而色彩艳丽的一般有毒;有小虫叮咬的一般无毒,而不招小虫甚至周围也没有小虫痕迹的,一般有毒;菌柄憨实粗壮的一般无毒,菌柄较细的一般有毒。) 7、讨论:为什么说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? 三、食物发霉: 1、除了蘑菇、木耳大型真菌以外,一些食物、衣物上长出的霉菌也属于真菌。并让大家来观察它们有哪些特点? 2、通过视频,观察面包发霉的变化,并思考食物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容易发霉? (发霉的条件:在潮湿阴暗、不通风、温暖的条件下易发霉) 3、怎样防止或减少食物发霉? 四、总结。 五、布置作业: 设计一种未来的食品保鲜技术。 | ||||||||
板书 设计 | 生活中的真菌 可食用的真菌:银耳、灵芝、香菇、竹荪、金针菇 发霉的条件:在潮湿阴暗、不通风、温暖的条件下易发霉 食品保鲜的方法:晒干、冷藏、腌制、真空…… |
上一篇:六年级品德与社会 第四课 《学会拒绝》教学设计
下一篇:无下一篇